中阿国际商贸金桥网

贸易畅通视角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全球经贸格局调整,构建新一代经贸规则提供了新的出路,其中“贸易畅通”作为实施关键切入点对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围绕贸易畅通,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突破瓶颈约束,布局全球生产贸易链条中的中国核心地位建设。
(贸易畅通的局势)
 
    当今全球贸易市场存在着两个具有浓厚区域特征的贸易轴心:一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大西洋贸易轴心,依靠工业革命和海权而强国;二是以美洲、澳大利亚、东亚等国和地区为主导的太平洋贸易轴心,凭借跨国贸易和产业转移而昌盛。在全球经贸规则形成过程中,发达国家力图主导诸如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rIP)的高标准排他性自贸区,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主导全球经济治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始终没有恰当的、合乎身份的国际规则的制定权。继英国“脱欧”事件之后,2017年1月,倡导贸易保护的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约翰?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倡导以双边替代多边及区域自贸谈判。一系列“黑天鹅”事件或将使全球贸易格局面临洗牌,在这一场乱世中,自由贸易依赖国家将目光逐步转向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希冀借助其构建新一代世界经贸规则。 
 
  “贸易畅通”是倡议中“五通”的核心,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及产业格局研究,对于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促进经济文化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进一步追踪国际和国内发展形势,把握“一带一路”经贸往来的利益共赢点,围绕“贸易互通”要求,找到实现战略合作的“切入点”,以此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生产贸易链,构建新的全球价值链。近年来,专家和学者纷纷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往来现状和未来发展格局开展了相关研究。江瑞平(2014)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使东亚走出原有的“二元困境”,摆脱政治安全依赖美国,经济贸易依赖中国的局面。公丕萍、宋周莺、刘卫东(2015)运用比较优势指数、敏感性指数等衡量指标,总结了中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历史演进过程,认为2001年以来呈现以下特点:中国的出口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进口商品也逐渐呈集中态势,其中能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有所提升;各国的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基本和该国比较优势行业保持一致;在中国与经济规模小且商品结构单一的沿线国家的贸易中,中国出口敏感性行业主要集中于服装鞋帽、交通运输设备等,进口敏感性行业主要涉及能源和矿砂类等初级产品;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导致中国出口产品在空间上存在较弱的连续性。陈华(2016)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国际贸易新格局等视角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内涵;通过分析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开放的现状,阐述“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方向,提出应以涉外税收抵免、伊斯兰金融服务、海外投资保险保护等为重点,加强金融对外开放的配套制度建设。 
 
  关于如何发挥经贸便利性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部分国内学者专门从这一角度对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做出了一系列研究。其中,张林(2015)认为全球市场的外部性、产业链重塑、能源分布不均与要素全球流动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国也将面临地缘政治和经济外部性带来的挑战,并以贸易务实为基点,从尊重差异、技术为本、公共产品和组团格局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策略。谭秀杰(2015)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效率有所提高,潜力巨大,并在自贸区建设、消除贸易壁垒等方面提出了合作建议。杨飞虎,晏朝飞(2015)就“一带一路”中的投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应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和信息服务系统,探索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丁志帆、孙根紧(2016)从空间格局角度进行考虑,指出中国应通过加强官方和民间层面的国际交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措施,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经贸往来交流)
(本博客根据十五年阿富汗工作手记原创而成,请转载时经博主同意、注明出处,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
 
  中阿商贸金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