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阿富汗大使王愚发表宣介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文章 作者: • 2020-12-27 15:02:11 2020年11月16日,王愚大使在阿富汗主流媒体《阿富汗时报》(英文)、《亚洲之心》(英文)、《阿富汗人》(达里文)、《马赛尔日报》(普什图文)、明月电台(普什图文)发表署名文章《迈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发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最强音》。中文原文如下: 金秋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全会上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工作报告。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集中全党智慧,汇聚全社会共识,标志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实施,主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等作出规划,一直以来为各国更好认识中国新时期经济发展趋势提供最权威的参考。此次《建议》的通过,成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向世界释放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信号,发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 全会充分肯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并在“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抬头,给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带来很大阻力。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动中国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并着力全面改善经济结构。过去五年,中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以上,约为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美元。 二是民生福利加速改善,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中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取得良好效果。2019年,中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48美元,比2015年增长39.9%,医疗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覆盖全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五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517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1484美元,年均增幅30.2%,2016—2019年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三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再上台阶。“十三五”期间,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五年来,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2%;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19年比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 四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实效,营商环境跻身世界前列。习近平主席曾说,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十三五”时期,中国制定出台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修改、实施《外商投资法》,减少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陆续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与2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7个自贸协定等,极大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五是不断发扬人民至上理念,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建议》中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充分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和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役中,中国党和政府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所有患者医疗费用都由政府买单。美国一项跨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举措满意度在受调查各国中最高。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坚强领导,完成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实现举世瞩目的成就。《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昭示中国将继续发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精神,与各国共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很多内容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尤其是阿富汗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强大信心。 一是激发创新活力,建设科技强国。中国将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拿下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全球竞争力。近年来,一些国家疯狂打压华为、抖音等中国公司,尤其在最关键的芯片供应等环节层层设障,以举国之力围堵切断向中国公司供货,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造成极大障碍。新发展时期,中国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决抵制国际霸凌行径,进一步同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二是着力实体经济发展,优化经济体系。实体经济贯穿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国家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和根基。中国一直以来注重维持实体经济在全国经济比重健康可持续,成为中国平稳度过历次全球经济危机的一大法宝。下阶段,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巩固实体经济根基,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稳步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继续争做全球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三是立足国内,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培育完整国内大循环体系、促进国内国际市场联通,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塑造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中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依托国内强大市场,中国可以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优化供给结构,通过升级中国国内市场,为全球各国提供良好市场基础,共享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四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全球合作共赢大势。《建议》指出,中国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秉持的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直广受国际社会褒奖,通过扩大双向贸易投资、加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工作、促进同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强调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离不开稳定的国际政治安全形势,离不开立足自身的奋勇努力,更离不开同世界各国携手并进、共同发展。中国愿同阿富汗及全球各国一道,继续在抗击疫情方面密切配合,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各领域互利共赢合作水平,共同迎来幸福安康的未来。 驻阿富汗大使王愚同新任荷兰驻阿大使维杰斯举行视频会议 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阿富汗部分省份,谨慎前往喀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