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国际商贸金桥网

刘劲松大使接受央视采访谈中阿百年历史的启示

       
       7月22日,刘劲松大使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东中心站记者的专访,介绍了对阿富汗独立百年以及中阿百年历史比较等问题的学术观点和个人看法。主要如下:


       今年对中阿两国都是值得纪念和庆祝的“大年”。8月19日阿富汗将举行庆典,庆祝独立百年,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向阿各界表示衷心祝贺。中国不久前举办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活动,很快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阿富汗各界也热情祝福。两个邻国、两个百年、两大节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洲的百年沧桑,揭示了中阿两国的历史联结,对今天中国人思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坚持“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提供了一个生动、深刻的参照系。
中阿两国过去百年或过去七十年,有同也有很多不同。
 
       就“同”而言,首先是两国民族性有相似的基因。恩格斯曾讲,阿富汗人是勇敢、刚毅、慷慨宽大和爱好自由的人民。毛泽东主席1964年会见查希尔国王时第一句话是:“阿富汗是一个英雄的国家,历史上从来没有屈服过”。也就是说,中阿两国人民都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从不向外来压力低头。阿富汗外长拉巴尼对我讲,阿富汗近代以来饱受摧残和苦难,但精神气没有丧失,国家没有分裂。我对此十分认同和感佩。
 
       “同”的第二点,是中阿两国人民始终战斗在反帝反殖的第一线,一直在为国家主权、民族独立、领土完整而奋斗,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伤亡达3500万,阿富汗也在过去40年的战乱中付出数百万人的生命,上千万人流离失所。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馆铭是“文化不死,民族永生”,中国人对此非常有共鸣。
 
       “同”的第三点,是两国百年来都在寻求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都努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为此有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曲折。
 
       “同”的第四点,是阿富汗独立后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多数时间,两国都奉行不结盟政策,都致力于和平发展与睦邻友好,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干涉主义。
 
       但中阿百年史也有重大不同。阿国运先扬后抑,1979年后深陷战乱并饱受恐怖主义之苦,今天沦为世界上最危险也是最不发达的国家,老百姓生活清苦,一半以上人口处于赤贫状态,常为生计和生命担忧,甚至早上出门时不知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与之对应,中国找到了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与政治制度,实现了国家和平稳定,实现了经济腾飞与人民小康,实现了外交和国防的独立自主,还在为国际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1919年时,阿富汗的人均收入高于中国,1979年时也还高于中国,但时至今日,中国人均GDP是阿富汗的15倍以上。这就是40年产生的变化。
为什么出现这一反差?到访过中国的阿富汗朋友对我讲,马克思曾说,阿富汗社会的基础是独立的、各有其自己首领的、互相间干戈不息的部落,这些部落只有在必须共同对付敌人的场合下才不得不联合起来。这个论断是十分准确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百年来阿富汗领导人和社会精英做了不少努力,但成效不大,或者讲失败多于成功,看看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原因不辩自明。中国成功的最重要原因是有中国共产党。阿富汗朋友还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强、团结、有能力、有信仰的政党,改变了国家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状况,改变了国人的精神面貌,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历史性的非凡成就,着实令世人惊叹。中国共产党和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之路,却始终保持谦逊谨慎的作风,始终同世界各国平等相待、友好交往,体现了“以和为贵”等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是值得阿富汗各政治力量深入交往和学习借鉴的政党。
 
       阿富汗朋友还非常重视中国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的经验,研究中国为什么能够实现不同民族和宗教的和谐共处,研究中国央地关系、基层治理以及反腐败的经验,研究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推崇中国“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刚柔并济的外交风格,认为这些都很实在管用,为阿富汗选择未来发展道路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听了这些发自肺腑而非恭维的话,我很受感动也很受触动,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官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投身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致力于中阿友好的决心。
 
       在中阿两国都在筹备庆典之际,我想引述毛泽东主席的话:“中阿两国是友好国家,中国不想损害阿富汗,阿富汗也不想损害中国,两国是相互支持的!”祝阿富汗人民早日迎来和平,也祝中阿友谊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