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国际商贸金桥网

新朋友“古老卜”


    自从去了阿富汗一次,产生在那个地方成就一番事业的念头就有了。往后没少往那个地方跑,陆陆续续去了九次,一直到第十次在当地注册了公司,租了一个带着大院子的房子后,长期生活了,彻底开始了新的世纪的“鲁宾逊”式生活。
   “古老卜”是在去找阿富汗法律书籍的路上遇到的一个人--他介绍来的。是他的妻弟,十八九岁,但在阿富汗已是标准的成年人了。阿富汗人大多黝黑的皮肤,但“古老卜”黑的更透彻一些,结实的身体微驼着背,浑圆的胳膊上一双粗大的手,高高的鼻子大嘴大眼睛上戴着一个毛线帽,肩头裹搭着一块长方巾,方巾就象阿拉法特生前裹在头上的那种,普通的阿人装扮,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山里或者是农村来的孩子。家里也穷,马上冬天来了,他找到这份工作,也算不错,除了自己冬天的生计外还能补贴家用。说好到隔年的春天就要去学校读书了。阿刚成立了政府,鼓励有文化的公民为政府工作,再说做什么都需要文化,这一点在第一次从阿邻国路过阿边境重镇“郝拉特”时,看到值勤的哨兵专心致志学英文时,就清楚的表明,和平时期社会更需要的不是拼命,而是有用的知识。
    依依租的院子很大,但主体只有一座房子,总共四个房间和一厨一卫。依依就想在靠近主体房的旁边再建几间简单的平房,打算做些过路客的生意,也维持生计。并且在给房东谈的时候已说好建房成本需要抵扣房租的。这样就开始着手建这六间小平房了。
    一切对于依依都是新问题,房子怎么建,料怎么进,找什么样的工人,付多少钱,对了,钱也是很有限的。怎么补充钱的来源,怎么样做对后面更好一些,统统不知道。最难为的是  依依英文不懂,当地的“达利”语--就是波斯语的一种,依依也是几近于零。先学语言吧,好在已经学习了他们的拼音。“古老卜”说明白一个单词,依依就赶紧用他们的拼音把它拼下来,记在小本子上找机会赶紧背下来。背会了石头、沙子、石子、水泥、砖头这些单词,石头先买了回来。依依这时焉然成了设计师,拿起尺子就计算了房间的面积,然后放了白灰线,就开始挖地基槽了。在进行这项从未经历过的“工程”期间,依依负责一日三餐的烹饪。经过几天的做饭发现,依依和他---“古老卜”一顿中餐做饭共需要“六把米”。